一、基本情况
张廷伟,男,汉族,1985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昆虫生理生态及害虫综合治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承担《农业昆虫学》、《森林昆虫学》、《植物检疫学》《园艺植物保学》、《设施植物保学》等课程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现在研科研项目6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曾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第十二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甘肃农业大学暑期大学生自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和甘肃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等荣誉。
二、受教育经历
2013/09-2017/12,甘肃农业大学,作物保护学,博士生,导师:刘长仲 教授
2007/09-2010/06,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生,导师:刘长仲 教授
2003/09-2007/06,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本科生。
三、工作经历
2021/01-至今,甘肃农业大学,6163银河,副教授
2016/07-2020/12,甘肃农业大学,6163银河,讲师
2013/12-2016/06,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讲师
2010/08-2013/1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助教
四、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1. 褪黑素在蚜虫生殖模式转换中对温度和光周期的响应机制(31960227,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0/01-2023/12.
2. 褪黑素在光周期介导的豌豆蚜生殖模式转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GAU-XKJS-2018-154,主持),学科建设基金,2018.01-2021.12
3. 外源褪黑素对豌豆蚜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的影响(1606RJYA254, 主持).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2016/06-2018/12
4. 豌豆蚜几丁质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筛选和功能验证(31960351,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01-2023/12
5. 两种色型豌豆蚜种群演替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机制(31660522,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01-2020/12
6. 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种群演替的生态机制研究(31260433,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01-2016/12.
7. 豌豆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机理研究(GSAU-STS-1419,主持).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基金项目, 2014/01-2016/12
8. 异色瓢虫在环境适应中的鞘翅类胡萝卜素沉积规律及分子调控机制解析(31960561,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01-2023/12
9. 共生菌Wolbachia与Cardinium互作对烟粉虱生殖调控机制研究(32060250,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1/01-2024/12
10. 截形叶螨对高温和哒螨灵药剂交互胁迫的应对机制(31860503,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9/01-2022/12
11. 基于形态特征和分子证据的甘肃省粉蝶科系统分类研究(31260433,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01-2016/12
12.甘肃省农田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003025,参与).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2010/01-2014/12
13.苜蓿蚜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及控制机理研究(0803RJZA031, 参与)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1-2009/12
五、代表性研究成果
1. 《植物昆虫学》,参编.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国家林业局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2. 《草地保护学》,副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1(国家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3. 一种蚜虫胚胎观察处理方法, 2019.01.08, 中国, ZL201610145313.5 (发明专利)
4. CO2浓度升高对红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18, 61(8): 968-975(期刊论文)
5. 光周期对红色型豌豆蚜性蚜分化的诱导,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0):2874- 2879 (期刊论文)
6.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绿色型豌豆蚜性蚜分化规律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2): 166-171 (期刊论文)
7. 不同三叶草对二斑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应用昆虫学报, 2016, 53(1):64-70 (期刊论文)
8. 阿尔蚜茧蜂对不同龄期豌豆蚜的寄生及后代适合度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23(7):914-918 (期刊论文)
六、获奖情况
1. 农田主要地下害虫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9),2018
2. 苜蓿蚜虫种群数量变动的生态机制研究,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5),2016
3. 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5/7),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
4. 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3/9),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
5.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特索与实践(7/10),甘肃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9
七、荣誉称号
1. 2020:荣获第十二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 2018:获甘肃农业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3. 2018:荣获甘肃农业大学暑期大学生自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4. 2017: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八、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甘肃农业大学6163银河格物楼1201
Email:zhangtw@gsau.edu.cn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甘肃农业大学6163银河730070